8/23/2008

三國演義 曹操生平簡介

曹操(155-220),字孟德,我國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和文學家。

曹操祖父曹騰,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。父曹嵩,官至太尉。曹操自幼機警,既長,喜結交名士。20 歲時,受州郡舉薦,以“孝廉”為“郎”,授洛陽北部尉。在任期間,造五色棒懸于尉廨門上,有犯禁者,不論地位高低,皆棒殺之。後遷頓丘令,征拜議郎。靈帝 光和7年(184),改任騎都尉,隨皇甫嵩鎮壓穎州黃巾軍,遷為濟南相。中平6年(189),曹操與袁紹討伐董卓兵敗。後鎮壓黃巾軍,隊伍日益壯大,于建 安元年(196),迎漢獻帝都許縣,封為大將軍、武平侯。從此,曹操大權在握,號令四方,滅呂布、破袁紹,征烏桓,統一了中國北方。

建安13 年(208),曹操率軍大舉南下,與孫權、劉備大戰於赤壁,曹軍大敗。建安16年(211),曹操擊敗了馬超、韓遂,奪取了關、隴。後南攻孫權不成,形成 了南北對峙局面。這時,曹操由漢中進攻劉備亦告失利,統一中國的壯志未能實現。建安18年(213),曹操進為魏公,21年(216),晉封為魏王,25 年(220),病逝於洛陽。其子曹丕代漢建魏後,追封為魏武帝。

曹操在政治上比較開明,加強中央集權,抑制地方豪強;用人唯才是舉,不論出身。曹操重視農業發展,推行一系列發展和恢復農業生產的政策,促進經濟的發展。曹操精于詩文,在其父子的宣導帶動下,我國文學進入了輝煌時期,形成了建安文學。曹操的遺著有《魏武帝集》。

返回三國演義人物介紹

沒有留言: